2019年12月24日星期二

中国龙银史


明、清與西洋貿易,從西方流入之白銀多為鑄造成硬幣之銀圓。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銀元,开始較大量由歐洲流入中国。[1]

16世紀,銀圓多為西班牙在墨西哥鑄造之西班牙銀圓,在中國被稱為「本洋」,又稱「佛洋」、「佛頭銀」。1850年後輸入的銀圓則有墨西哥獨立後鑄造,以鷹為標記的「鷹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樣。

銀圓攜帶便利,每枚成色、重量穩定,不似銀兩需要鎔鑄裁割,較為方便。中國商人多喜之,尤其晉商、徽商等全國性的商業人士,更加愛用。西洋銀幣如此受歡迎,間接影響清朝公家控制經濟的能力。洋人亦紛紛鑄造成色接近的銀圓到中國購物,這些外國銀幣均統稱為「貿易銀」。但外國貿易銀圓的含銀量只有九成,中國人卻要以近乎十成的銀兩換取,也蒙受另一種經濟損失。一般情形下,一個銀元約重0.72兩,九成銀,故僅含有銀0.648兩。但民間大致上以0.7兩白銀,兌換一個銀元。(有時以0.69兩兌換,稱六九銀;亦有時以0.72兩兌換,稱七二銀。)故銀圓雖是中外經濟交流的便利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各種銀元大量流入中國,並逐漸取代西班牙的佛洋。1911年辛亥革命後,才逐漸在中國市場消失。

由於外國銀元的流入,嚴重地影響中國的幣制和金融,同時也促進中國的幣制改革。 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臺灣亦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惟規模不大。光緒十四、五年间(1888年-1889年)廣東省開始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鑄造銀圓。1889年,廣東地方當局正式設立銀元局,彷照墨洋的重量、成色和式樣,用機器大量鑄造,開啟中國本土自製銀圓的先例。[1]其後各地均開始自鑄銀圓,抵抗外國貿易銀。銀圓因為上有蟠龍像,因此被稱為「龍洋」,各行省纷纷仿制。

宣統二年(1910年),清朝廷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为本位币,以西制「標準重量為27.47克;成色90.2%,含銀24.76克」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合六钱四分八厘。翌年5月开始铸造。旋因辛亥革命发生,未正式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銀幣不同於同時期世界其他國家的銀幣,在中國本土中皇帝或者其他皇室成員、政治人物的肖像幾無被印製在清代的銀幣上面;幾乎所有的清代銀幣都是一面文字而另外一面印製龍紋。因此市面上常常見到的印有光緒皇帝或者慈禧太后的所謂清代紀念銀幣大多是臆造品,許多不知情的錢幣初學者常常上當受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