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幣的戳記,是舊時錢莊,為鑑定真偽和成色,並取得信用而加蓋;每一個錢莊票號,都有自己的戳記。最先中國沒有自鑄銀幣,而是使用銀兩,當時即有不肖之徒在銀兩上偷銀,先將銀兩中間挖空灌鉛,再重新在表面補回銀面。透過貿易,西班牙於南美洲鑄行的銀幣,開始流通於中國,因使用方便,成色可靠,開始大量流通於沿海地區。但很快就開始有人在銀幣上偷銀,有偷銀兩的老方法挖空灌鉛的,有磨邊的,有用酸液浸銀幣的;各錢莊票號,在交易時,為了維護自己的信譽,開始在銀幣上打上自己的戳記。
雖說銀幣上的戳記,是一種時代的見證,有其歷史價值;部分數量不多且背後有特殊歷史緣由的戳記,如加蓋藏洋等,更提升了收藏價值。但現時銀幣的收藏,十分重視品相,有戳記的銀幣,無疑大大減損品相,價格也大打折扣。因此,在早期銀幣收藏剛開始盛行時,有錢幣商為了增加賣相,以求善價,請匠人修補戳記處,再行出售。民國五十、六十年代,日本曾掀起一波搶購龍銀熱潮,日本人大肆跨海來台高價收購龍銀,一些本來有戳記的龍銀,在此波熱潮中被仔細修補;尤其日本龍銀有許多戳記,都是打在圓面的版底處,修補時只需填平版底,無須像其他銀幣還要雕刻上圖案,因此日本龍銀的修補比例是最高的,以致於連日本貨幣圖錄上在一圓銀貨部分還特別註明「修正品收集價值極低」。
銀幣修補的方式,最常見的是用焊錫填補,先將焊錫熔化,填到欲修補處,待焊錫冷卻凝固後,再以刀具修磨平整。因焊錫與銀的顏色存在差異,此法只要以肉眼仔細觀察即可看出。較高明的方法,是以銀線為填料修補,由於銀線熔點高,加工相對不容易,但因銀線和銀幣成色較接近,修補較不容易看出,唯日久後銀幣氧化,修補處與銀幣本身的氧化速度不一致,包漿看起來會不一致。看銀幣是否修補的方式,可以通過放大鏡,因修補的地方,與銀幣的接縫處,一定會有痕跡,仔細檢視可以發現。若是深打戳記的修補,可以觀察銀幣是否有特別凸起而磨損之處,通常修補就在背面的相對位置,但若是細小的戳記,此法無法看出。此外,也可透過在銀幣上哈氣,因修補處的材質多少與銀幣本身有差異,水氣消退的速度會不同。
銀幣上的戳記,隨年代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風格。明末萬曆到清代乾隆年間這段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是大量的入超。這段時期,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開採大量銀礦,製成的銀幣,據說有超過一半流入中國,用以購買絲綢、茶葉、瓷器等。因這段時期銀價穩定,且中國相對富裕,因此戳記都是細細小小的,不會損傷幣面太多圖案,也不會蓋得太深。
清代嘉慶以後,隨著英國對清廷鴉片貿易的盛行,白銀開始大量外流,銀價從一兩兌制錢一千文上下,攀高到兩千餘文;加上因洋銀在中國流通順暢,不只中國境內,連國外都大肆仿造成色不足的銀幣,偷銀之舉也日益嚴重。因此在清代道光到光緒時期(約1820~1900),銀幣上的戳印,不但粗大,且蓋得極深,以檢驗銀幣成色是否足夠,及是否被鑿空灌鉛偷銀。因此早期的雙地球、卡洛斯、荷蘭馬劍等銀幣,上頭多是細小的戳;少數戳記粗大且蓋得極深的,是1820~1900時交易被蓋上的。而後期的墨西哥鷹洋、美國貿易銀、日本龍銀等,則多見粗大而深的戳。
光緒後期至民初,戳記又重新變得細小輕打,鮮少見粗大深打的戳,尤其是江南幣,大多帶小戳,無戳的比例不高。後來更出現墨戳,應是光緒初(1880)後才出現的。銀幣經錢莊票號檢驗成色無誤後,以墨記為戳,既不破壞銀幣的完整性,同樣能達到驗證的效果;有一說墨戳多為典當用,而有了墨戳的銀幣,很少再有其他戳記,可見在當時,墨戳就能提供足夠的保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