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年,葡萄牙人在Alfonso D’ Alburquerque的带领下,占领了马六甲,他以马六甲作为其军事基地,巡视并控制从印度果阿(Goa)到澳门的海上贸易。葡萄牙人在马六甲推行了他们的货币,自1580年,西班牙国王统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后,开始发行了西班牙8Reales的西班牙货币,以进行贸易。在1641年,荷兰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并发行了其国家的荷兰货币。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在槟城设立了其贸易基地,当时在马六甲的荷兰人虽不愿却无能力阻止。Francis Light上尉在槟城推行了银和铜铸硬币,并设法将印度卢比成为法定货币。然而,无论是早期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或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都已广泛的推行及使用西班牙银币。在贸易商场上,此货币也获得了商人的肯定。因此,但Francis Light提出改换卢比时,引来很多的不满。
1793年所爆发的拿破仑战争,提供了英国人在2年后夺取马六甲的良机。1800年,英国成功的占领了惠斯里省(Wellesley),并于1819年夺取了新加坡。五年后,荷兰人因伦敦条约,割让了所有在马来亚的所有权利以换取苏门达腊西部的Bencolen。在1826年,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结合成为海峡殖民地管辖地(Straits Settlements),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所管辖。1859年至1867年。海峡殖民地由远在印度的总督所管辖。1857~59年,印度爆发战乱,促使了海峡殖民地管辖权转交于伦敦的殖民地政府。因此,在1867年,海峡殖民地就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1819年,当英国东印度公司夺得新加坡时,该地并没有固定的贸易货币。当时的主要货币是西班牙元,然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在通用着。虽然卢比和槟城货币都是法定货币,但来往的客商却喜欢用西班牙或墨西哥银元。因为货币含银量高。其中也有一些客商使用秘鲁货币、玻利维亚货币或香港银元。大约在1830年,由于出现货币短缺问题,许多新加坡客商被迫自行进口外国货币以作为贸易用途。当时除了公务上的文件记录是以卢比为法定货币以外,其他都采用西班牙银元。这造成贸易市场的混乱,引起公众的不满。在1867年,公众举行了示威活动,要求政府撤销1835年印度第十八条法案。而后,印度卢比不再是海峡殖民地的唯一法定货币。从1867年4月1日起,海峡殖民地开始接受其他货币,包括西班牙、墨西哥、秘鲁及香港银元。
1874年,海峡殖民地政府也认同了美元和日本银元。1895年英国铸造了英国贸易货币(British
Trade Dollar)并通用于香港、海峡殖民地和纳闽岛。1904年,当海峡殖民地货币成为海峡殖民地的法定货币时,这些英国贸易货币因而被取代。海峡殖民地政府于1871年,下令伦敦皇家铸钱厂铸造了面值20仙(分)、十仙(分)和五仙(分)的硬币,这些硬币刻有“Queen Victoria”一词,并铸有女王佩戴皇冠的肖像。硬币的另一面则铸有”Straits Settlements’一词和1871的年份。在1886年发行了五十仙(分)硬币,而纸币则在1899年才发行。当时的新加坡市面上,早已流通各式各样的银行代票和个人期票。从十九世纪中旬开始,海峡殖民地银行才开始发行银行代票和纸币。
1897年,海峡殖民地政府首次获得批准,以发行其海峡殖民地纸币(通过1897年Ordinance 第八的决议案,并于1898年8月31号生效)。第一批纸币的面值为五元和十元,注期为1898年9月1日。面值1元纸币则在1906年后才开始发行。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Chartered Bank)和汇丰银行(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则继续发行其银行纸币。当时各式各样纸币可自由转换为墨西哥、英国、香港和日本银元。1904年8月31日,正式执行了1903年所通过的货币法案,停止使用海峡殖民地以外的货币,包括墨西哥、英国和香港货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银成为了战争胜败的关键设备。这造成了银价的暴涨,当时银币的矿物价比其货币的面值还高,造成了大众将大量的银融化转售,大大减少了银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
海峡殖民地政府因此决定减低了货币的含银量,并发行了一元纸币以代替银币。1938年10月8日。正式通过了1938年第二十三项货币法案,成立了马来亚货币委员会(Board of Commissioner of Currency Malaya, 简称BCCM),主要负责发行和解决海峡殖民地主地境内货币的问题。当日本皇军入侵新加坡时候,市面上只有通用着马来亚货币委员会所发行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