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打印钱币

不知是我孤陋寡闻还是无知。最近看到网络上销售不少在日据时代硬币上加盖上大日本或收藏字样的币,而且还有不错好价钱的交易。
在这我想了知道谁有这资料??其历史背景或打印缘由。真想考究下。
我曾问经历过日据时代的老爸老妈。他们说日据时代因为物价高涨,用的最少一元军用票。连纸分币都没见过。更别说看到这种打印的硬币。也查过基本日据时代的历史货币史,只有抗战胜利后英军在香蕉票上加盖胜利章或纪念抗战胜利章来感谢表扬那些英勇民兵。没提到硬币加盖大日本的记录。还真无从查证。
有人说是当时日本占领马来亚后发行香蕉钱来控制这的经济,但因为当时很多人都使用英国钱币,所以不得不继续让英国硬币流通,所以打印大日本是当时允许流通的币。也有说是故意打上大日本是要羞辱当时的大英帝国,但就不知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还是谁知道真正的来龙去脉?




更有人说是当时藏家的私人藏品。打印收藏或大日本是为了记号。这让我更纳闷,为何收藏的都是些不值钱(不管当时或是现在)的硬币?为何不是银元?而且根据日本占领时间应该是1941年~1945年投降。奇怪的被打印的有海峡小头的,或许可说是是收藏,可是为何选品相差的收藏?而且没见他收藏其他国家钱币?当时应该更容易收到美品或其他国家的吧??当时的槟城与新加坡可是国际性的港口,有十多种受承认的钱币在流通。更离谱的竟然连伊丽莎白时期的也有收藏的印??是灵魂在收藏吗??还是打印过头了??还是那位收藏家当时没死或离开继续收藏打印??
还有个假设就是那位收藏家将那印作为传家宝留下让子孙继续打印收藏?







还有个值得探讨之处,我收藏也有十多年,问些老者也有三十年,十年前他们都没听过或见过这币更别说什么收藏。这些打印币是在几年前突然涌现出来,而且数量不少。故事就这么传开。史料没记载,也没见入盒打分的。。。。。







2020年4月6日星期一

古钱收藏(转载)

近年来,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古钱币具有一定收藏价值,也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和潜力。但是,并非所有的古钱都具有收藏价值,收藏古钱币时有必要掌握识别技巧,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弄清历史价值。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有必要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发现的“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政权的钱币收藏价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时,因军饷不足向当地喇嘛借了铜佛和18尊金罗汉,铜金共熔铸成钱币,当时在钱币正面印有标志,即“康熙通宝”的“熙”字少一竖,以便日后识别收回,因钱是熔金罗汉所铸,民间称其为罗汉钱。

  其次要了解现存数量。遵循“物以稀为贵”的集藏原则,既要看年代是否久远、流通时间的长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蚁鼻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品种有数万至数十万种。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库伦旗一辽墓中发掘的“大康六年”纪念铜币,也是罕见的珍品;1984年在宁夏银川贺兰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宝”篆、真书体对钱,引起藏界轰动;迄今为止仅发现一枚的南康“大齐通宝”、西汉时的“国宝金匮直万币”等,均堪称币中的“孤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还要看文化价值。一些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青睐。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开元通宝”,系大书法家欧阳洵的手迹,其书风端正古朴,法度严整,劲健含蓄;“淳化元宝”由宋太宗赵光义用楷、行、草三体书写,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使宋代钱币文字艺术走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还有宋代的一对钱,原文行草分别由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飘逸劲拔,为古今一绝,收藏价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绝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宝”的古钱币均属此列。

  掌握观赏品相至关重要。古钱币的投资价值、增幅大小与品相密切相关,同一钱币若有品相差异,则价格之差往往高达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足见其品相的重要。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钱币时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纹、星纹等标识,古钱的鉴别以背文来区分铸造年代和地址,品评其稀珍。一般来说,钱币背面有月纹、星纹等记号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价值。值得收藏的钱币中,用金、银、白铜等精制而成的宫廷钱币,铸量少,质量佳,属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