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错体与版别
(18)
国外钱币
(6)
海峡维多利亚系列
(11)
海峡King George V系列
(11)
海峡KingEdward VII系列
(10)
历史档案
(25)
马来西亚流通币版别
(9)
马来西亚钱币
(11)
马来西亚纸币
(18)
品相鉴定
(11)
钱币真与假
(11)
钱币真与假(本国)
(30)
钱币真与假(外国)
(15)
日本香蕉票
(24)
收藏杂谈
(63)
系列收藏,
(30)
心灵点点
(32)
学习研究
(48)
杂项收藏
(23)
中国钱币
(29)
中国银元
(15)
British North Borneo 系列
(9)
Malaya & British Borneo 币
(11)
Malaya King George VI系列
(8)
Sarawak 系列
(15)
2018年8月26日星期日
2018年8月22日星期三
抗战时期的伪香蕉票。
香蕉钱的真假,我必须申明,因为马来西亚钱币的发展文献太少,也或许我没有那资源。这篇文章只是个人看法,并非争执对与错,而是理性探讨,希望了解历史,这才是收藏的意义。
一个问题始终困恼我,香蕉纸币在日据时期,不断贬值,很难取得利润,而且做假币会被砍头的,风险这么高,为何还要作假??这难理解。
但市场上我们可看到直M的10元及100元。可分出2种,就是粗面有水印及滑面没水印的,而斜M的10元及100元则为滑面没水印,但都同样拥有有色纤维的纸张,但触摸及纸质的确有些差异。这之间发生什么问题?
特将这2张感觉不同的百元军用票拿去鉴定,都进了。而且一张还特别注明:Foreign substance ,结果如下图:
特将这2张感觉不同的百元军用票拿去鉴定,都进了。而且一张还特别注明:Foreign substance ,结果如下图:
另一张
根据KN.Boon钱币书的记载(参考照片1):
a.日本在1942年1月31日占领马来亚后就发行了第一版1、5、10元香蕉纸币,也就是有编码的系列;
b. 在1942年9月因硬币短缺(因缺银而把银币溶了),发行5、10、50分无水印的纸币,也就是目前的分纸币。
c.1944年日本在推出由大日本帝国政府(Southern Development Bank) 推出10、100及1000元纸币。相信这就是粗面直M系列。
d. 在之后大战期间,日本在发行更多的100及1000元纸币。相信就是目前滑版斜M系列。
由以上记录,在后期发行的发行的纸币中没记录到有不同版别的发行,但在纸张却有不同,早期的有水印,后来没有分为布纹纸及非布纹纸)。目前书上确实有伪军用票的记载,应何做解?
那到底为何当时会有假钞???
在我看到那本印尼钱币书籍的记录,写到假日本纸币的价钱。让我确认的确有假。但假的动机何在?
我也参考中国货币史里面有这样的记载。
在民国初期军阀割据,他们为了打仗需要大笔物资,所以也发行本身的纸币(制作成本低)来换取平民的物资。就是目前看到不少中国民国的纸币,价值不高。后来军阀垮台,纸币也没价值,但这些纸币也出现假币。
这些假币的出现是敌对军阀印制的,他们将这些假币投入对方的市场,收购其物资,促使其货币贬值,使到人民不信任政府而制造民生问题。震垮政府。
这些假币的出现是敌对军阀印制的,他们将这些假币投入对方的市场,收购其物资,促使其货币贬值,使到人民不信任政府而制造民生问题。震垮政府。
所以要是同样目的来看日本的伪军用票,就可说得通。在KN. Boon 的记载上。在大战期间,联军对皇军实施经济制裁,逼使皇军必须印制给多更大面值的纸币来缓和市场。我想会不会这同时联军也制作这类的纸币投入皇军的统治区来破坏的皇军政府信誉。以取得大战的胜利?
而根据黄汗森编著的“日治下的马来亚(新加坡)及其货币一书中的无烟金融战中有记载:战时,盟军有两个专职印刷日本伪军用票的部门,以破坏日军占领地的金融经济。一是有英军在缅甸设立的SOE(秘密行政执行部”,另一个是由美军在华盛顿设立的OSS(秘密军务部),而受藏家喜爱的无烟票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作为战略用途的伪票,你是否认同??究其历史价值,是否值得收藏??须由藏友们评估,不是本人说了算的。
我收藏是因喜欢钱币背后的故事,探讨其真实性,并非要针对什么。
印尼日本军用票中的伪军用票的报价。
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
真假香蕉票-战后假票
真假香蕉票-战后假票
(注:以下资料取自黄汉森编著的 “日治下的马来亚(星加坡)及其货币”,整理后共大家参。
战后造假的军用票
日军虽在统治马来亚3年8个月期间发行了不少军用票,但在战败投降前夕,大量回收军用票并将之烧毁,以防日后盟军利用这些军用票向日本政府要回物资。而在战败后百姓更对这些一文不值的军用票当废纸烧毁以泄心头恨。加上后来日本发达人民前来回收纪念。一些量少的品种也就日逾稀少。更提升其收藏价值。因此一些稀少品种也出现了后来仿造的出现。
1.一元后期假票
将2边椰子改为香蕉。
战后造假的军用票
日军虽在统治马来亚3年8个月期间发行了不少军用票,但在战败投降前夕,大量回收军用票并将之烧毁,以防日后盟军利用这些军用票向日本政府要回物资。而在战败后百姓更对这些一文不值的军用票当废纸烧毁以泄心头恨。加上后来日本发达人民前来回收纪念。一些量少的品种也就日逾稀少。更提升其收藏价值。因此一些稀少品种也出现了后来仿造的出现。
1.一元后期假票
将2边椰子改为香蕉。
2. 十元假票
更改颜色、原本一边椰子一边香蕉改为都是香蕉
3. 第一版加冠号假军用
在真票上加盖编码当成第一版票。第一版票的冠号只有MA及MB,而且上下都有号码。加盖的号码位置不对。冠号也不对。
4. 千元伪票
这是1978年私印的千元军用票基本是红色MU冠号。真票是斜MU,而背面农夫的短裤是有斜条纹。而伪票责多为直MU,而背面农夫的短裤空白无条纹。
真的农夫裤子有斜纹。
5. 加盖见本假票
见本票是样票,是初版印刷,因此图案会清晰,假的是用发行的票加盖。图案会比较差。
这是来自加拿大的假见本票
真的见本墨汁鲜艳清晰
6. 加盖VJ假票
这是真票
看其4是盖在J的勾上面
而其R里面是半圆形,下面是平的。
以下是假票
可注意看其J,假的勾到4下面就结束了。
而其R里面是长形椭圆,下面是尖的
2018年8月17日星期五
日本军用票--无烟票
日本军用票--无烟票
根据黄汉森编著的日治下的马来亚(新加坡)及其货币这样记载:
《战时,盟军有两个专职印制日本伪军用票的部门,以破坏日军占有领地的金融经济,也以之提供给抗日军的资金经费。当然这种有专家印刷的伪票是可以乱真的,否则会被发现使用伪票的游击队员被捕,是要杀头的。这两个印制伪票部门:一是由英军在缅甸设立的SOE“秘密行政执行部”。另一个是由美军在华盛顿设立的OSS“秘密军务部”。
据CRUIKSHANK的报告证实:SOE曾印制的马来西亚10元伪票有98万7千张及20万张1元伪票。。。。这两种伪票同样是用无水印纸。。。。图案与马来亚10元印制的相同。在和平后才传出这资讯。都称之“无烟”游击队伪军用票。。。。》
这伪票是无烟金融战的武器。加上设计上背面轮船上的烟似乎看不到(其实是有微微的烟)。所以就称之无烟票。具有其历史意义,量少且受到收藏家的喜爱。也成了伪票价值超越真票的特例。
虽说这伪票做得几乎可乱真,但尚可分辨出来。
1.无烟票除了船上无烟外,在其左边图案(下图A位置)弯角处没有一点。有一点的就不是无烟票。
2.无烟票使用无水印纸,有水印的就不是。
3.无烟票冠号只有SOE印制的MC、MD、MF、MG和OSS印制的MK
《战时,盟军有两个专职印制日本伪军用票的部门,以破坏日军占有领地的金融经济,也以之提供给抗日军的资金经费。当然这种有专家印刷的伪票是可以乱真的,否则会被发现使用伪票的游击队员被捕,是要杀头的。这两个印制伪票部门:一是由英军在缅甸设立的SOE“秘密行政执行部”。另一个是由美军在华盛顿设立的OSS“秘密军务部”。
据CRUIKSHANK的报告证实:SOE曾印制的马来西亚10元伪票有98万7千张及20万张1元伪票。。。。这两种伪票同样是用无水印纸。。。。图案与马来亚10元印制的相同。在和平后才传出这资讯。都称之“无烟”游击队伪军用票。。。。》
这伪票是无烟金融战的武器。加上设计上背面轮船上的烟似乎看不到(其实是有微微的烟)。所以就称之无烟票。具有其历史意义,量少且受到收藏家的喜爱。也成了伪票价值超越真票的特例。
虽说这伪票做得几乎可乱真,但尚可分辨出来。
1.无烟票除了船上无烟外,在其左边图案(下图A位置)弯角处没有一点。有一点的就不是无烟票。
2.无烟票使用无水印纸,有水印的就不是。
3.无烟票冠号只有SOE印制的MC、MD、MF、MG和OSS印制的MK
2018年8月14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