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星期五

粗仿假币如何从图像分辨??

不少会员问如何分辨银币真假?这就简单的说明,让大家更容易了解。但以下所说的只能分辨粗仿假币,对于现今的高仿假币就不行了。

在我开始学习收藏时,总听前辈说。多看看真币就知道如何分辨,但问题就是,手上没真币,就算有也不知真,而且有个错误观念,在没见过真币下,总觉得古币限于技术问题,因此多无法制造精致,所以会比较粗糙。

其实以前的工匠是一辈子的专业,他们的手艺绝非现代人可做到,甚至机械也未必能做到。当我明白这点,才感叹真币真的美,特别是那神韵以非能仿造的,就像名画一样。如何防那种韵味就是出不来。
以下就取几个对比共大家参考。就可比较出差异。

但这必须说明。因为现今高仿币已发展到电脑扫描制模,图像已经相似度可说99%的,差异的只是一些细部菱角会比较圆滑。只能再参考边齿及其他条件来评估。所以依据图像差异来判断真假,一般只有粗仿及些翻沙制作的假币。高仿币不太适用。

荷兰盾看其真币的头发


袁大头看清眼神


墨西哥看清老鹰的羽毛


大清看龙的鳞片与神韵

2018年6月20日星期三

中国龙银为何版别这么多??

在收藏中国银币时,有个困扰,就是版别特多,边齿样多。收集辨认可真是门学问。看看西方发行的银币,基本就是那几版,收集起来就简单多了。

1889年,廣東地方當局正式設立正式設立銀元局,彷照鷹洋的重量、成色和式樣,用機器大量鑄造,開啟中國本土自製銀圓的先例。同時,两厂总督張之洞眼見外國銀元佔據中國市場,並換回十足的銀兩,造成中國人的貿易損失,故提議設局製幣,獲得朝廷同意,光緒十六年(1890年)鑄出龍洋。各地各自鑄造,皆以龍為記,故稱龍銀、龍洋。
光绪二十九年(1903),户部在天津筹建制造银钱总厂,于三十一年建成,改名为“造币总厂”,同其他厂局并存。同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

以上中国龙银历史可看到,1889年~1903年所发行的龙币,是各地各自铸造,没统一图样规格,加上各自造币技术參差不齐,因此版别特多,就算是同间厂所生产的,也因要监控每梯次的品质,也都会改版修模。更增加的版别。而在此之前中国造币技术还只限于翻沙技术,现今改为机制币,在技术及品质上都有待加强。不像这期间的外国银元已掌握很好的技术及系统化。
虽然在1903年设立了造币总厂来统一生产,但却因为中国国土太大,造好的银币在运送过程常被抢劫而造成损失。因此也授权分厂生产,由总厂提供上下母模具,各分厂才自制边齿模具生产,以便区别。因此就出现不同厂有不同边齿的区别。

就因以上因素,就造成版别特多。收集起来还真需下功夫去了解。不像外国银币,统一间铸造。有系统。简单明了。









2018年6月16日星期六

大清宣三深版和浅版的区别

大清宣三深版和浅版的区别及边齿 大清宣三有深版和浅版的区分,让刚入门的朋友感到一片迷惘。我对深、浅版的特点作些归纳,供大家参考。深版和浅版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龙尾及边齿,深版配直齿,龙尾出云,浅版配圆弧齿,龙尾不出云,也没发现有混配现象。深版的直齿类似北洋齿,浅版的圆弧齿也有叫圆边橄榄齿,这种齿区别普通的橄榄齿,因圆边视觉差感觉像橄榄齿,很有特点。
(资料来自九州钱币网友bridge8)

左边为深版。尾巴突出云朵。
左边为深版。火球右侧有鳞



浅版边齿

深版边齿



2018年6月14日星期四

银币与银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生产力严重破坏,世界贸易萎缩40%,各交战国普遍借贷或大量印制纸币资助战争,造成严重通货膨胀,使到以英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际金本体制陷于崩溃,因此各国限制黄金自由输出。在大战结束后。各国的货币及外汇急速下跌,造成国际金融关系混乱,主要国家又恢复金本位体制来稳定货币。金银再次成为储备之用,加上工业从新整顿发展,不少工业需要大量的银,因此银缺货,
因此在海峡币基本可看到1919年发行的壹圆银币含银量只有50%,而1925年后就没再发行了。而中国是在1934年就停止壹圆银币的发行。这段时间更因为西方国家大量购银发展工业,使得银价高涨,原本使用银制造的货币,也改用其他原料代替。对于面值较大的货币都用纸币代替。

就中国而言,八国联军1900年入侵中国,用银币换取资源,当时中国依然使用足银的银两作为货物交易的基本单位。八国用含银量只有90%(有的更低)的银元来换取物资及银锭,使得中国银流出非常多,从中就赚取得10%的银差价,特别在银价高涨时更是严重,使得大清政府不得不发行龙银圆作为交易单位,并在1933年废处以使用千年以両为货币单位而改为银元作为货币单位来防止大笔银外流到国外。而中国银元更在民国初期政府资金缺乏,更是大量回收改为纸币使用,银元溶解取银销售。因而龙币存世量大大减少,幸得民间将银币当为文化一部分没交出而得以保留下来。

2018年6月12日星期二

硬币制作(转载)

整个硬币的制造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内容:选材和坯饼处理、设计制模、压印。

选择材质
制造硬币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比较常见且相对价格低廉的金属被用来铸造低面额硬币,而稀有金属如黄金、白银、铂则被用来铸造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币。

好的铸币材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例如金属质地要软而易于加工成形,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硬度以便能够经受流通过程中的磨损。由于兼具上述特性的金属极少,因此铸币材质通常是两种或多种金属熔为一体的合金。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常见使用的金属有铜、锌、镍、铁、铝等,其中铜无论本身还是构成合金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铸币材质。金银通常与其他金属合金来提高硬度,铜就是首选材料。平常所说的“纯”普制金银币其实都含有微量的其他金属成分,当然,其价值还主要是按币中贵金属的含量来估算。制造合金的具体过程是:
(1)将所选择的金属放在熔炉中熔成液态合金,浇入铸锭(槽)冷却或被压制成条片(较厚)
(2)在液压车间对铸锭或较厚的条片进行数次滚压,使之成为厚度符合坯饼要求的条片 
(3)将条片冲压成半成品的坯饼,并等待进一步加工处理


坯饼处理
 硬币是由坯饼压印而成的,坯饼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因此坯饼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合金条片冲压下来的坯饼很粗糙,表面不光滑且四周有毛边,需要进一步精加工,具体步骤是:(l)将坯饼放入外形类似特制搅拌机的柱状退火炉中,退火炉旋转。高温对坯饼进行软化处理。(2)退火软化后的坯饼被置入稀释的酸或肥皂溶液中进行清洗。(3)用专门的机器设备对坯饼磨边、抛光。经过以上处理后的坯饼就可以直接用来压印硬币了。与此同时,在另外的制模车间,设计制模工作已经开始了。


设计制模
  • 模具及其工作原理

对冶金学不甚了解的人很难想像硬金属还可以像液体一样四处流动,但这是客观事实,回为固体金属可以在压力下发生内部结构移动而变形,就如同在汽车制造厂里把一块(片)钢板变成有着各种曲线形状的汽车外形钢架一样。

使一块金属变成一枚有图案的硬币需要借助模具,而且是正面、背面两个模子,因为物理学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量相等、方向相反,任何人不可能把金属坯饼置于空中来铸造硬币。实际操作的方法是,把其中的一个模子固定并将坯饼放在上面,用另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模子来冲压,这样就使坯饼的两个面在相互力的作用下同时压印上图案。 模子一般由特种钢制成,其表面刻有图案且质地坚硬,可以在铸造过程中使硬币表面呈现镜面效果。原先的模子是手工制成的,雕刻师用特制工具在模子表面艰难地刻划出文字、数字及各种图案。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制模普遍采用了雕刻机、电镀、电脑辅助设计等设备和工艺来代替手工,效率和精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硬币表面是浮雕镜面效果,因此工作模表面图案的每一部分都是凹进去的,即所说的“阴模”。为了便于理解,在此举例说明,将一片铝箔覆在一枚硬币上,用擦子反复刮压,然后取下铝箔,会发现铝箔与硬币接触的那一面出现了凹进去的图案,这是因为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凸出来的。同样道理,如果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凹进去的,则工作模表面图案相应是凸出来的。


  • 图案从平面到立体的制模过程

图案设计工作开始于艺术家的平面画稿,而使平面图案变成硬币上精美逼真的立体浮雕则需要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1)雕刻师用油土将画稿上的平面图案通过三维立体表现出来,然后翻成石膏模或树脂模 ;(2)将石膏模或树脂模放入电解液中,经过电镀制成图案凸出的铜质模坯,也称铜型或母模 ;(3)通过雕刻机上触针和雕刻刀的同步划动而把母模上的立体图案按既定的比例缩刻复制到另一个金属模坯上,这就形成了原模,也称子模,其表面的浮雕效果与实际硬币的完全相同 ;(4)把原模淬火增加硬度后,在大吨位液压机上对另外的模坯进行反复冲压,形成图案下凹、具有镜面效果的工作模,然后再将工作模淬火提高硬度,以备压印时用。

一个原模可以反复使用、冲压翻制成很多图案完全一样的工作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图案不变的流通硬币可以常年生产而不间断的原因。应当说,新的制模工艺不仅更加规范,而且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使得原来熟练的雕刻师需要花费一整天才能做完的工作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压印硬币
以前的工作模可能只能压印几百枚硬币,而现在的工作模能够压印上百万枚硬币。现代的铸币机器是一种精确而高效的设备系统,集压印和自动传送为一体,它以极快的速度连续把坯饼准确地放到压印位置并且冲压可以瞬间完成,因此每分钟有多达几百枚的硬币喷涌而出。

在早期人们通过手工锤击方法铸币的时候,曾采用了金属垫圈技术,这一技术现在仍被利用,即在金属板上开凿一个与硬币直径相同的圆孔,将坯饼放入孔中,以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坯饼由于受压而延展变形。有齿边的硬币要求金属垫圈内侧四周要设计成齿状,机器冲压时,坯饼四周的齿状和正背面图案同时压印出来,成为有齿边的硬币;周边有字的硬币则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开的金属垫圈,然后通过液压机将文字压印上去。

现代铸币压印机充分将机械力学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常见的冲压机就是采用“曲杆动力”驱使冲压头上下移动(如同手指关节弯曲、伸直)来完成印压。利用原模通过冲压制成工作模需要几百吨的压力,压印硬币的吨位虽然小一些,但也需要相当大的压力,如一枚镍币需要3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而一枚银币则需要15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其他材质的硬币也基本在这个范围内。就是通过上述的机械过程,坯饼被压印成可流通的硬币。


2018年6月10日星期日

中国四版连体纸币

         第二套人民币《康银阁分币八连体》由北京康银阁钱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7月27号发行,发行量为100万套,为连体钞中发行量最多品种。为1分、2分及5分面值为0.64元。




第四套人民币(80版)《人民币连体钞八连张珍藏册》是由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发行于2001年, 包括: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七张八连体,装祯发行量仅10万册!



第四套人民币《长城大四连》2002年开始发行,包括了第四套人民币所有币种和券别在内,第四套人民币100元(90版)、50元(90版)、10元(80版)、5元(80版)、2元(90版)、1元(96版)、5角(80版)、2角(80版)、1角(80版)各一张。总面额675.2元,合计发行数量二十五万册。不同面额的四连体钞,十位编码完全相同,而同等值的四连体钞段号则保持相连,兼具了全同号和全连号的收藏特点,引发藏家们的青睐也是可以想象的。与此同时,长城大四连在防伪标识上也可谓地位殊荣,出动了我国最高规格的“御玺”,每套配有独一无二的熊猫收藏证书,证书的编码与钞票末尾的编码保持了一致,其权威性和尊贵性不言而喻。






第四套人民币《康银阁四连体大全套》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钱币装帧公司康银阁在2002年的时候发行的人民币藏品,发行量仅仅只有10万套而已。在这套四连体大全套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将这套人民币所有发行过的版别,即100元(80版,90版)、50元(80版,90版)、10元(80版)、5元(80版)、2元(80版,90版)、1元(80版,90版,96版)5角(80版)、2角(80版)、1角(80版)都收录其中,每个版别和券别都一张四连体钞票,总的面值是达到了1291.2元。这是目前为止发行的全套的人民币藏品中券别和版别最为齐全的一套,而且更让它价值倍增的一点在于这套连体钞中相应位置的单张号码相同并且所有券别后四位号码和证书的后四位号码相同。
《康银阁四连体大全套》整版印制独一无二在所发行的所有连体钞中,《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是惟一一套以整版的形式印制的连体纸币,市面上销售的其它形式的各种连体钞,它们都是通过整版纸币进行裁切之后获得的。因此,《康银阁四连体大全套》毫无疑问是连体纸币中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品种。

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第四套人民纸币


第四套人民币从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发行9种面额, 14种票券。其中1角券1种,2角券1种,5角券1种,1元券3种(1980、1990、1996),2元券2种(1980、1990),5元券1种; 10元券1种,50元券2种(1980.1990),100元券2种(1980、1990)。
第四套人民币在票面的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较前三套人民币都有创新和突破,既吸收了国外钞票设计的某些艺术特点,又保持并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的传统,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是著名艺术家、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罗工柳,以及著名的美术家是周令钊、陈若菊夫妇和侯一民、邓澍夫妇5人。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及面值文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但国和银字换成了简体。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与其面额的字样。票面正面增加了盲文。
2018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除1角、5角纸币及5角、1元硬币外,第四套人民币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






2018年6月2日星期六

这币是什么回事??

有时会发现硬币面出现这种模糊的状况,这是什么回事??
硬币在冲压过程会因摩擦产生高温,因此会添加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及降温。而当这润滑剂添加量过多而集在工作模上,在冲压过程会因为这些润滑剂而影响币面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