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星期日

如何分辨海峡1920年5角点版真与假

海峡1920年5角有2版,一为普通版一为点版,由于点版量少,价格是普通版的百倍,因此就有人将普通版的十字改刻成点作假销售。这样用真币的改刻假币,一般人难以分辨,因为银色包浆等就是老币,人头像字体都是一样。但到底还是不同版别,仔细观察还是分辨得出来。
这就介绍真点版与普通版的差别。
1.人头下面普通版为十字。而点版为接近椭圆圆点
2.字面Cent的T字,点版T的2臂向下比较窄,而普通版比较宽
3.字面1920的9与2间,点版有小点而普通版没有。


4. 点版在1920的0及S之间的横线有瑕疵。普通版的完美。
5.点版的Settlements 的S上也会有小点。普通版没有。



所以要是看到点版就必须看其他部分是否符合,否则将是改刻假币。



2017年12月21日星期四

硬币品相盲区

硬币收藏除了存世量多少为重外,保存完整与否也就是所谓的品相也是非常重要因素,好品相与差品相往往价格可相差好几倍甚至更高。因此对于品相的评估是新人必懂的基本功课。
鉴定公司将品相分成几个等级,大家只要查看资料基本都可找得到。而这要谈的是品相评估的一些盲区。或许因为不了解往往会走宝。

盲区1---品相的等级是以藏品的磨损破坏程度来评估,看币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磨损程度而非肮脏程度。因币的肮脏程度与品相没关系。很多新人看到肮脏觉得品相不好就放弃,结果往往不少美币就这样就走宝了。哈,千万不要看到肮脏就那牙膏去锈剂什么的猛擦让它加白,破坏了品相更惨!!






















盲区2---包浆、原光或彩光与分数关系不大。包浆严重不一定低分而彩光不一定高分,只因为大部分BU等级基本都保有原光,但不见得有原光就是BU。依然那句话,是以磨损程度为依据,只不过有包浆的币一般都是使用过而彩光一般都是全新的所以才造成这样的看法。虽说包浆、原光或彩光与分数关系不大,但真藏家会选择有包浆或原光或彩光的来收藏,因为这类币已越来越少了。所以价格也会比较好。

盲区3---硬币一面美美一面磨损严重,应该以那面为准??答案是应该以最差那面的等级为准。

盲区4---为何我币面没什么磨损分数会这么低??硬币磨损标准最先评估的其边框,因为这是最容易磕碰损伤的地方,就算表面看来没什么磨损,但边框的磕碰就告诉了一切,多个磕碰就少个分数,所以买币边框的完整非常重要。

盲区5---干干净净亮亮的币不一定是UNC或BU,BU币是全新币基本都保有原光,而很多人以为闪亮刺眼的币就是UNC或BU, 其实这些都是人为清洗擦亮出来,与原光是不一样的,要有经验基本是可以分辨出来。要买有原光币最好能上手看,照片往往能够制造亮光效果难以分辨。币是否UNC还得看币本身的磨损程度。并不是看亮度。


擦出来的亮光

原光



盲区6---一些硬币不进盒并非是假,需要看原因,因为一些钱币收到化学迹粘黏而评价公司不给予处理,这主要这化学迹可能会破坏钱币表面,而鉴定公司对其如何币有十年的保障不变质的承诺。要把这币入盒后其变化他们必须负责,所以安全起见而不给予进盒。而有些则因款项与鉴定项目不符。比如鉴定错体与鉴定真假不同申请的。

盲区7---有刮伤磨损模糊的币都低分??这非一定,要是这些刮伤磨损模糊是否来自原厂,要在生产过程造成的,基本是不影响等级的。

 这枚连字都看不清了,应该是F~VF左右等级,但依然取得EF,因为这磨损是来自生产过程


 这枚刮痕应该只可取得detail, 但因刮痕是来自模具刮痕(是凸出痕),因此依然取得高分。



2017年12月15日星期五

原光,彩光与包浆

银币收藏,讲求的是品相,UNC已是顶点。但要求更高的藏友,会再追求包浆、原光、彩光。这三者有些人会混为一谈,其实却是不同独立的状态。可以并存,也可以独立存在。

1. 包浆---是币经过长时间使用,表面会因为人的汗迹油迹污垢因长时间积存,氧化而成难以去除的物质。包浆颜色会因为累积物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包浆也就成为鉴定币的真假重要凭据。这与币生锈雾化是不同的,包浆对币没伤害而生锈雾化则需去除,因为会破坏币。基本上包浆是后期才有的,当包浆洗净后是可以再养的,但需要时间累积。而现今因为有包浆的币价格比较高,也就有人做假包浆或在假币上做假包浆来欺骗藏友。基本上假包浆因没时间累积,很容易就去除的。

2.原光---所有的币出厂时都是带原光,金属原有的光泽,这就是原光。后经使用后这光泽会渐渐消失。因为亮晶晶很多人喜爱,于是就不少人把币拿去清洗到亮亮当原光,其实你会发现,原光与洗出来的光是不一样的,原光是幽幽柔和的感觉,而后者却是闪烁刺眼的亮,看起来就不舒服。再者,带有原光的币一般品相是AU或以上没什么使用过的币才有。要是一枚EF品相也亮晶晶。那应该是洗出来的。

3.彩光---币在冲压后出厂前,都会用清洗剂清洗,有些币因清洗不干净还残留些清洗剂,而这币经过长时间经氧化后就会出现特有的彩色光泽。这就是彩光。彩光有价,好多人就做假彩光。但真彩光看起来就是那么自然。人造的基本生硬突然。

这三者基本是不同的,包浆是后期才有可以再养,基本上什么品相都可以有,而原光新币都有但没了就不可再造,基本只出现在AU或以上的币,而彩光这是要机缘难得偶尔遇见,并非所有的币都有,也不可再造。基本上也只出现在AU或以上的币。

4.洗币---干干净净亮亮的币不一定是UNC或BU,BU币是全新币基本都保有原光,而很多人以为闪亮刺眼的币就是UNC或BU, 其实这些都是人为清洗擦亮出来,与原光是不一样的,要有经验基本是可以分辨出来。要买有原光币最好能上手看,照片往往能够制造亮光效果难以分辨。


包浆币



 左边的为彩光,右边的为原光币


一枚币可能有包浆也是原光带彩光,也可以只含有其中一或二种,当然更多的因为洗了连唯一包浆也没了。下图左边为原光币、中间则原光+包浆、右边这是彩光币。


以下币看亮丽干净。但可发现本身已磨顺严重。表示是经过清洗擦亮的。而且其光是闪亮而非一种悠悠柔和光泽。可确定并非来自原本光泽。。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

再谈是否要打分??

每人有每人的收藏方式,需求,甚至看法。这只是说说个人观点。
目前很多人要打分币,市场是现实的,面对市场的需求,藏者只能在其中找出最有利的方式收藏。买来的币是否要打分,对我而言,基本上会做一下评估。

A.不打分
要是自己要收藏的币,只要能确定真币,至于品相自己能评估,基本不会打分。因为:
1. 我资金不足,情愿把打分的钱花在买裸币,好币一般可遇不可求。没钱买可是痛苦的事。
2.就算有资金,也没必要把钱压死在打分,手上保有充裕资金到时要做什么买什么也方便。
3.再说,打了分也不能保证打分币越来越高,涨价是因为币本身及品相涨价,并非分数涨价,而往往经过几年后同分的多,甚至更高分的多,结果跌价,发现还要亏打分钱。
4. 个人觉得现今鉴定公司真好做,新公司不断成了,老公司生意火旺,水准也就不稳定,相信未来市场会自动调整,可能鉴定费用因竞争而降低了,因假币出错多而提升鉴定水准了,因信誉专业问题藏友信任的鉴定公司有变化了。。我没必要现在就鉴定收住,或许几年甚至十多年后,市场要的会不一样,到时再跟随市场需要也不迟。

B. 送打分
1.除非无法确认币真假或求答案,那就打分求结果。
2.要卖才打,可确保资金用的是合时也确保打分能卖到更高的价钱。要不能就无需打了。

该打不该打不重要,看市场,而基本的本身要懂得看真假,评估品相,也才能在裸币中找出好币,价钱空间也将在这里面创造。要都送假币去鉴定,真币又打不出想要的分数。否则这之中的损失都无法补回。只有提升本身的鉴定能力,才能看得准。。记得裸币本身应几分是一定的,价值也一定的,并不会因为什么时候打分而变动。除非自己判断错误或鉴定公司的水准变了。

哈,这是我个人看法,只供参考哦。

 

2017年12月13日星期三

打分币的困惑

以前少见的打分币,现在几乎流行,一张原本不过几十到百元元的币,经过海外留学归来,就可卖上几百元,增幅几十倍,结果很多人都把藏品送去打分。。。什么都送去留学,希望归来可卖上好价钱。真的这么好康吗?? 
个人觉得,打分目的是给币验身取得证明。并非卖得好价的手段。也并非验证过的币价值就会升几倍;或许现今是如此,因为才开始,很多人迷了,将会有清醒的一天。
看官不少人追求高分,山顶分数,无可否认分数越高越难得,价值也就越高。但往往今年您排的可是最高分,但不久同分的甚至更高的分数出现。结果身价马上就跌了。。
而过去纸币MS65分已是难得,能卖好价钱。但现今66、67、甚至68也来了。。搞到不少人吧MS65剪了再送评拼一拼。。哈。要真拼个67回来。有信心了,再剪。。然后鉴定公司有时严谨有时松懈。就让大家有再博的机会。。。然后。。星星也来了,,再博。。最后。赢家规鉴定是鉴定公司。。
坦白说。谁说得出MS65与MS66或67的标准在哪里??恐怕鉴定公司没没法给个标准。


那什么币才需要送去打分? 
1.  这币是很稀有的美品。简单说一些币难有MS66或MS67甚至MS68,因为其稀有,每增加一分其价值将会增值很多,而其等级标准并非卖家或买家说了算,于是需要验证公司做验证,证明这币是属哪个等级而才能以那等级的价值交易。这些币的确需要打分。 
2.  这币假货太多难以分辨,所以需要验证公司给予验证以证明是真品。求得保证。所以也需要验证。 
3.  这币难以确认是否错体还是人为,或是版别等,需要给予确认以验明正身。

其他以外的因素,目前还没想到,或许有人说打分是为了保护币的存放,我并不以为然,花百多元为保护一张百元的币??值得吗?或许花几元买干燥剂,花几百元买干燥箱就可达到同样效果但可保存很多币。还有一点必须了解,打分的币或许能保存比较完好,但并非绝对。因为收久也可能氧化变质。

理性想想,要是一张AU或MS60出分的普通币(除非这类币美品特别稀少)送去打分后回来或许打分的少你就可卖几倍价钱,那你说其他人会不会也买了去打分,很快的量多了也不稀罕了,差价肯定会调整到已平衡点。空间也没了。除非你有的是市场难找到的稀有分数,那才能显现其价值。否则,将归为普通。
目前看到不少人流行将币送去留学,需要清楚要什么?做什么用,要是送去的都是一般可买到,收集到的,到头来赚钱的将是验证公司,并非你我。
再说不少钱币需要送几次才能入盒。让人寻味的。为何需要送几回??难道专家不能立刻确定需要再查资料吗??要真如此就不应该收取费用。但非也,费用照收,最让我不认可的,以前看假币送几次就可成真币如盒。而也有验证真币再送变假的。到底是真是假都糊涂了。专业性何在?但我们又能如何?

当然是否送打分纯属个人,而以上所写也只是个人观点,只供参考。

2017年12月8日星期五

海峡临时代用纸币-1917~1920壹角

黄底绿色及黑色印刷在白色卡纸上。背面方形框印有发行日期。
总共发行日期有:
1/10/17,1/11/17,1/12/17,1/1/18,1/2/18,1/3/18,/1/4/18,1/9/18,2/1/19,11/1/19,29/1/19,22/2/19,20/3/19,8/4/19,24/4/19,12/5/19,10/6/19,1/7/19,22/7/19,8/8/19,23/8/19,15/1/20,2/2/20,5/2/20,25/2/20,8/3/20,6/4/20&10/6/20.





2017年11月20日星期一

浅谈机制硬币防伪

很多人都知道,纸币都有其防伪设计,比如说保险线,水印,荧光等设计都是用来防止造假。这在分别真假纸币上就比较容易掌握。
那硬币是否也有其防伪设计??

由于早期机制币的制造牵涉较复杂的技术及机械设备,16世纪使用机械半人工化生产,因大部分是手工制作,要造假生产一模一样的硬币,不容易生产,所以在造假设计上没什么考究,只要能压印出像钱的东西就可。



而约在18实际末期第一台用蒸汽机为动力来生产,无需太多人工,大大的提升其产量。预防造假的设计,也就开始注意了。
最初的硬币,基本防伪的设计就在其图案设计,专业的雕刻家精细的雕刻出精美的艺术作品,是一般工匠所无法模仿的,模具是艺术家也是雕刻家精心雕出母模做生产,那些造假者只能模仿雕刻其图案,所能造出来的硬币只能说神似,与真币差异很大,所以在图像上做些案记就是基本的防伪设计,硬币的防伪最多是多了内齿或较复杂的雕花,因为这些精细的雕刻非一般人能够模仿雕出的。而翻砂造假也易在这些细部出现纰漏。容易被看出来,当时没有所谓边齿的设计。



由于机制币能够标准化大量生产,使用方便而且也以金银为本位而大受欢迎,机械设备也可取得,因此开始在防伪上也有所改进,这时候最明显的就是加上了边齿的防伪技术。
以下就可看到各种硬币在边齿的防伪设计,而且这套防伪设计沿用到现在,这主要是硬币的生产方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这套防伪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其作用。
特别现今因电脑的发明,扫描制模已能造出几乎100%一样的正反两面硬币模具,唯独边齿部分还有技术上的难度。因此目前在分辨真假古银币时,边齿成了最重要佐证。这也是造假者不断想要突破的地方。而边齿的多样化,也使到造假者必须投入更多资金精力而减低了造假者的意愿。





由于工艺的进步,一些近代硬币更添加了一些防伪设计,比如这种2种不同材料的胚餅设计,这将让造假者需要更好的技术及投资才能做到。也算是总突破,但因制作成本高,在经济效益上目前这类设计只能出现在面值比较高的硬币。



在接下来另一种更技术性防伪设计也出现了,也就是以下这种隐藏图案设计,这类隐藏的设计有点像纸币的水印设计,必须在某个角度才能看清楚其图案。这将是在钱币防伪上有一个创新突破。


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

收藏纸币时要注意 “四防”

(转载自陈康伟的专访)

一、防霉变 

为防霉变,纸币保存的最佳室内温度是18℃—20℃,相对湿度是50%—60%。建议收藏在朔料盒中里面加干燥剂。

二、防折叠 

确保纸币好品相。对有轻度软折的纸币,平整地放在手中,压上重物,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改观。要注意,收藏的早期纸币,因多为薄棉纸质,忌用熨斗烫或用水洗。 

三、防虫蛀 

对于长期保存的纸币,应定期翻阅。存放纸币的册子应单独存放,不要与报刊、书籍等纸制品放在一起,以防鼠咬。 

四、防褪色 

纸币在经过较长时间保存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褪色。这与纸质和油墨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应顺其自然。此外,建议大家慎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清洗有污染的纸币。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

海峡大头1/4分1905假

因海峡大头的人像基本就比较浅也模糊,基本难以看出真假。但经仔细研究。也找出假的地方。据说这假币已在市场一段时间了,不知有多少人中毒。包括我因为买了另一枚后对比下才发现的。品相在VF左右。












海峡小头1/4分1916假(感谢温致瑆提供假币)

此币应该也是新做,因为铜感觉新。基本做得很好。就算上手老手没注意也很容易被骗,所以不用说看照片就可看得出。品相EF,在放大镜仔细看下,还是能看出压力不足。还有边齿也不对。











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

维多利亚1/4分1901年假币(感谢温致瑆提供假币)

此币上手就可感觉到铜色新没古味,相信是新做的假币,基本正反面与真币没什么差异。品相VF+左右。要是单纯看照片恐怕难以分辨。但用放大镜看就可看出底板压力不足成粉状。边齿也与真的不一样。
以下对比。